财新传媒
2013年10月22日 08:05

日本的车站物语② 和魂洋才的努力主义--日本人的精神建筑:东京站(组图)

日本的车站物语② 和魂洋才的努力主义--日本人的精神建筑:东京站(组图)

 

说起日本这个民族的特点,必然会提到“守时”。例如日本的新干线,哪怕迟到1分钟,都被算为晚点,车站广播会为此反复播送并向乘客道歉。跟日本商社的职员洽谈生意,他们也总会不早不晚,按约定的时间准时来敲门。

 

然而,“守时”并非日本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曾经的日本人,是相当没有时间观念的。日本“三元社”出版的《迟到的诞生》一书中,就写到过在明治初期,到日本传授科学技术的荷兰人技师,曾对当时的日本人完全没有...

阅读全文>>
2013年10月22日 07:53

日本的车站物语② 和魂洋才的努力主义--日本人的精神建筑:东京站(组图)  

日本的车站物语② 和魂洋才的努力主义--日本人的精神建筑:东京站(组图)  

 

说起日本这个民族的特点,必然会提到“守时”。例如日本的新干线,哪怕迟到1分钟,都被算为晚点,车站广播会为此反复播送并向乘客道歉。跟日本商社的职员洽谈生意,他们也总会不早不晚,按约定的时间准时来敲门。

 

然而,“守时”并非日本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曾经的日本人,是相当没有时间观念的。日本“三元社”出版的《迟到的诞生》一书中,就写到过在明治初期,到日本传授科学技术的荷兰人技师,曾对当时的日本人完全没有...

阅读全文>>
2013年10月14日 20:16

日本孩子如何接受“爱国教育”?   

 

友人从国内来日本,聚会聊天时,听说我家中有位正在日本上小学的小朋友,便问:“日本孩子是如何接受爱国教育的呢?”

 

“爱国教育”,似乎是中国人天经地义必须接受的教育。“爱国”对于中国人而言,也是个天经地义的词,是否爱国,甚至是衡量中国人基本道德的一个底线。而故而国内友人有此一问。

 

中国对于爱国教育的强调与普及,与中国的近代历史密切相关。近代以来的中国史,称得上是一部始终处于弱势的屈辱史,...

阅读全文>>
2013年09月25日 21:41

夏健强的画   

夏健强的画   

今天一大早,还有晚上,我流了二次泪,为一个不认识的叫夏健强的13岁孩子和他的家庭。

下面是我写在Facebook上的话,拷贝过来这里。在我打这些字的时候,我一直在流泪,因为内心说不出的难过。

晚饭的时候,我跟家里的小朋友说起了夏健强的故事,还对她说明什么是“城管”。我告诉小朋友:夏健强只比你大一岁,但很会画画,中国有一群好心的艺术家,集体帮他出了一本画册。我才说到这儿,小朋友就说:妈妈,我们买一本画册吧。...

阅读全文>>
2013年09月23日 10:19

将时间还给自己   

在使用了一年时间左右的微博之后,不久前我开始离开微博---当然这个“离开”,并不是从此与“微博”老死不相往来,而是要求自己从此与微博保持距离。作为一种个人经验,我发现当“刷微博”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时,有些麻烦就会接踵而至:例如总是感到一种强烈的“审恶疲劳”,并因此很快精神疲惫……等等。

 

 

对我个人而言,微博还有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当偶尔写了几句吸引人的话,并被不断转发时,一种成就感便油然而生。被...

阅读全文>>
2013年09月11日 19:34

东京奥运的“七年之痒”  

东京申请2020年奥运主办权成功的消息传来的那个早晨,说心里话我真是满高兴的。因为来日本15年了,几乎没听说过这个岛国有什么大喜事。除了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就是自杀、他杀、交通事故这些“人祸新闻”。一个缺乏“新闻联播”的国家,新闻内容不是悲惨就是悲壮,常常“形势一片大坏”,很难听到什么大喜事。所以,听到东京申奥成功的消息,真是大吁了一口气:哇~,总算有点儿值得庆贺的事了!

 

我身边的在日华人朋...

阅读全文>>
2013年09月05日 21:20

日本的车站物语① 通往日本人心灵故乡的“历史之门”:京都站(组图)   

日本的车站物语① 通往日本人心灵故乡的“历史之门”:京都站(组图)   

 

“从外侧远远望过去,那个瘪塌塌的建筑,真是让人失望。”日本著名作家五木宽之,曾在一篇随笔里,这样描绘他所看到的刚刚竣工不久的新京都站外观。

 

最早的第一代京都站建于1877年,之后1914年扩建的第二代京都站,在1950年时遭遇火灾全烧,现在大家看到的京都站,是为纪念平安建都1200年,在第三代车站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改建的第四代车站。

 

第四代京都站的设计方案,采用了在日本铁道史上极为罕见的国际指名竞标方式...

阅读全文>>
2013年09月03日 22:56

日本高中生的“文化祭”(组图)  

日本高中生的“文化祭”(组图)  

    

       上千名身穿白衬衫的高中男女学生,在学校体育馆内席地而坐,团团围绕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在椭圆的正中间地板上,铺放着一张巨大的白纸,15名男女同学,正手持粗细不一的毛笔,伴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

 

 

这不是比赛,也不是舞蹈表演,而是日本一所普通公立高中“文化祭”上的一幕。15名学生,是学校书道部的成员,他们分成3人一组,又或是5人一群,手持笔墨,轮流走上铺在地板上的巨大白纸上,在音乐声中...

阅读全文>>
2013年09月02日 06:44

昭子的故事  

昭子的故事  

   

大阪电视台有一个节目,专门探访介绍居住在世界密境的日本人。所谓“秘境”,这儿是指远离城市的、人迹疏少的偏远地区。节目名称翻译成中文,大意是“为什么在这儿?日本人”。其中一期介绍了一位叫昭子的68岁日本老太太,居住在波兰的一个小山村,独自一人开一个家庭小旅馆自给自足。

 

昭子年轻时是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喜欢孩子,结婚后自己办了个幼儿园,想好好干番事业,却遭到性格传统内向的丈夫的反对。幼儿园仅仅办了...

阅读全文>>
2013年08月29日 19:08

小时代的大快乐  

 

  2013年的这个夏天,真是弥漫着无比欢乐的喜感。尽管天气炎热得可以当街就地煎鸡蛋,走在路上的人们,个个都被晒得象冒烟的烤肉,但这样超常的炎热,并没有令人们感到沮丧。

 

  首先,从6月到7月,小四郭敬明的新电影《小时代》无比妖娆地登场:“这是一个梦想闪耀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理想冷却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小时代。”这部很炫富很物质的电影,在良好的宣传下很快引起各界关注...

阅读全文>>
2013年08月28日 19:33

日本式“中元”  

日本式“中元”  

 

每年7月不到,日本的各家百货店与各大商场,就开始到处张罗着贴满“中元”的宣传告示。告诉来来往往的人们:又是一年的中元节到了。

 

日本“中元”的源头,来自中国的道教。中国道家有“三元”之说:每年旧历1月15日的“上元”、7月15日的“中元”、10月15日的“下元”。中国的中元节,又称“七月半”或“鬼节”,传说这一天地域之门大开,关闭在地狱里的鬼魂会跑到人间四处游荡,或是跑回自己生前的家中看望后代,所以这...

阅读全文>>
2013年08月15日 07:32

“AA制文化”与日本人  

   

办公室里的一位中国女孩,找了个日本男朋友,女孩经常跟我说起他们在一起时的小趣事儿,看得出两个人感情很好。但有一天,我们一起午餐的时候,女孩闷闷不乐地对我说:她的日本男友性格温和,对她也非常好,但有一件事,她却一直想不明白:她与日本男友交往以来,两个人一起外出约会吃饭时,都是各付各的钱。

 

“是不是日本人都是这样的习惯呢?即使恋人之间也一样AA制?”女孩大惑不解地问我。

 

“这个…”因为自...

阅读全文>>
2013年08月04日 23:19

那些年吃过的冰棒   

那些年吃过的冰棒   

 

《朝日新闻》每周六的副刊有一个名为“サザエさんをさがして”(寻找海螺姑娘)的栏目,每期回顾一组日本著名的国民级动漫《海螺姑娘》的四格漫画,然后在四格漫画旁边再配置一篇相关的解说文章。例如7月20号星期六的这一期的回顾,是曾于1966年8月18日刊登在朝日新闻朝刊上的一组四格漫画,画的是矶野家来了客人,并给矶野家的孩子们带来了当时刚开始在平民百姓中风靡起来的冷饮---冰淇淋。

 

这组四格漫画旁边,配了一篇名为...

阅读全文>>
2013年07月29日 06:59

宫崎骏电影《起风了》观后感:好好活下去  

宫崎骏电影《起风了》观后感:好好活下去  

   

虽然并不是一个喜欢跟风的人,但这次我还是跟随宫崎骏导演的粉丝们一起,早早坐到了电影院里,观看7月20日在日本全国公演的《風立ちぬ》(中译名:起风了)

 

  

这是宫崎骏导演自出道以来的第一部根据史实改编的影片。电影以“零战”(零式舰上战斗机)设计者堀越二郎为原型,讲述了一位日本少年执著的飞行之梦。

 

堀越二郎设计的零式战斗机,不仅成功偷袭珍珠港,并且在二战期间,还以其卓越的性能,在整个太平洋战...

阅读全文>>
2013年07月23日 08:35

啃光日本男的田鳖女  

啃光日本男的田鳖女  

 

田鳖,又称负子蝽,是一种水生昆虫,头小体扁,生活在水中,呼吸管在腹部的末端。性凶猛,能捕捉比自己身体更大的鱼和青蛙等,人称“水中霸王”。 田鳖一旦捕获到自己的猎物,就会将对方的体液彻底吸干。。。

 

十多年前,大阪大学大学院副教授深尾叶子,看了一个NHK的高清电视节目。是关于田鳖捕食的一组镜头:只见田鳖先是一动不动地潜伏在泥土里等待着,一旦青蛙之类的猎物靠近,田鳖就会猛然跳起来扑过去,用镰刀状的...

阅读全文>>
2013年07月22日 07:26

懂味或不懂味  

 

上周末去家附近新开不久的一家活鱼寿司店吃饭,要了一份「イカシュウマイ」(墨鱼烧卖)。店员告诉我这道烧卖需要一点时间。果然,过了十来分钟之久,盛着墨鱼烧卖的四方形木蒸笼,才由女店员安放在小型的煤气炉上,款款端上餐桌。

 

点上火,摆放好煤气炉和烧卖蒸笼后,女店员又拿出一只沙漏来,要求说:必须等沙漏的沙子全部漏光才可揭开盖子开吃。

 

只不过480日元一份的墨鱼烧卖,没想到端上桌来却弄了个这么大的...

阅读全文>>
2013年07月19日 07:20

日本为防治癌症立法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每分钟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有媒体用“癌情汹涌”来形容这种疾病在中国的现状。其实,我们的东邻日本,同样“癌情汹涌”,癌症早已成为致死第一位的“国民病”。)

 

 

 

日本为防治癌症立法

 

 

“每2名日本人就有1名癌患者的时代!”

 

在日文推特上,看到一则NHK的网络新闻,开头第一句话,就十分骇人听闻。

 

这是一篇关于“癌患者登记法制化...

阅读全文>>
2013年07月17日 07:11

日本的战后教育与社会(三)

日本的战后教育与社会③:社会的“粗大垃圾”与高龄化“团块人群”&

 

 

(注:本文为《看历史》杂志6月份的一篇特辑专稿,原文太长,分若干次在博客贴出。)

 

 

 

 

 

一:民族之春:诞生于日本战后婴儿潮时期的“团块世代”:

http://tangxinzi.blog.caixin.com/archives/59059

 

二:民族之夏:日本高度经济成长期与“团块世代”文化:消费、竞争、抵抗、消费:

http://tangxinzi.blog.caixin.com/...

阅读全文>>
2013年07月16日 07:01

日本的战后教育与社会(二)

  

日本的战后教育与社会:“团块世代”与日本民族的“春夏秋冬”

 

(注:本文为《看历史》杂志6月份的一篇特辑专稿,原文太长,分若干次在博客贴出。)

 

 

 

 

一:民族之春:诞生于日本战后婴儿潮时期的“团块世代”:

http://tangxinzi.blog.caixin.com/archives/59059

 

 

二:民族之夏:日本高度经济成长期与“团块世代”文化:消费、竞争、抵抗、消费

 

1945年11月,日本群马县高崎市17岁的...

阅读全文>>
2013年07月11日 08:19

日本的战后教育与社会(一)

 

日本的战后教育与社会:“团块世代”与日本民族的“春夏秋冬”

 

(注:本文为《看历史》杂志6月份的一篇特辑专稿,原文太长,分若干次在博客贴出。)

 

 

 

一:民族之春:诞生于日本战后婴儿潮时期的“团块世代”

 

 

“所谓民族生命力这种东西,就是一种时代的产物罢了。”

“是啊!日本民族的春天和夏天,还真是很短啊!”

 

“是么?现在已经是民族之秋了么?”听到上面的对话,福西裕次无力地小...

阅读全文>>